可见,钙钛矿电池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山东、河南、浙江加大城镇和乡村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力度,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20亿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说。
产业链完备,为光伏企业带来成长机遇伴随光伏产业加速发展,中国光伏也正点亮全球。去年底我们颗粒硅每月产能刚超1万吨,到今年6月底,颗粒硅月产能已经超过2万吨。晶科能源上述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出口总额超2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
加快光伏大基地建设是中国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今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其中光伏发电新增并网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100MW钙钛矿中试线建设,并继续推进技术研发,优化工艺,提升组件综合性能。
光晶有相对独特的研发思路,基于复合材料的长期技术积累,通过独创的工艺方法降低了对真空设备的依赖度,有望在降本同时较好提高效率和大面积均匀度。相比大面积晶硅组件PCE超过20%,产业界平米级钙钛矿组件PCE仍在向16%-18%努力,单瓦成本难以占优。公司本轮融资得到国资基金、产业投资方和知名财务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将尽快推动百兆瓦产线建设,实现钙钛矿组件工程化放量。解决钙钛矿光伏组件大规模产业化难题,重点在于平衡好光电转换效率(PCE)、面积、稳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钙钛矿组件公司光晶能源宣布完成1.6亿元A轮融资,日初资本为本轮融资主要机构投资人之一。在稳定性封装方面,也积累了独特的工艺方法和实验数据。
团队深扎光伏产业的初心与日初的理念契合,愿共同携手推动钙钛矿产业化加速。自2015年归国后,黄福志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技术,开发了独家钙钛矿墨水印刷技术并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nce论文。公司预计将于2024年调试中试线、产能爬坡,并开展试点示范项目,2025年实现量产。日初期待与光晶一同为光伏行业进步做出贡献。
而在如今的能源革命时代,光晶能源则采用基于狭缝涂布的全印刷技术,有望实现类似当年印刷机的效果,低成本、高效快速地生产制备钙钛矿组件,有利于钙钛矿技术快速普及。」▲ 光晶能源使用的高精度狭缝涂布机(局部)光晶能源专注印刷技术体系实现钙钛矿组件规模化落地,黄福志指,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代,印刷机凭借简洁的工艺、高效的生产能力,推动报纸和书籍广泛、快速普及。光晶能源是我们持续跟踪的一支优秀的钙钛矿团队,在产业化的多个关键环节贡献了独特的研发思路和工艺方法,团队多年积累也产出了亮眼成绩,目前正在产业化放大的关键时点,日初很高兴与光晶携手,共同推动光伏行业发展,推动绿色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而单结主要面对大面积制备的均匀性及稳定性问题,这些光晶都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长期里,从材料性质、工艺窗口开放度、产业化进展等多方面看,钙钛矿是我们看好的下一代技术。目前N型晶硅体系正蓬勃发展,日初在此已经布局了异质结路线。
光晶能源经过前期积累,已经开发了一整套钙钛矿光伏量产技术,特别是独到的墨水调制技术和稳定性提升技术,可兼容不同材料体系、不同电池结构、不同组件尺寸,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光晶能源自去年11月建成10MW小试线后,已实现设计目标,验证了钙钛矿大面积高效印刷路线的可行性。
公司采用全印刷工艺,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具有较大的降本空间。光晶能源CEO黄福志教授在Science、Natur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50+篇,引用次数破万。光晶能源董事长、CEO黄福志表示:「光晶能源致力于推动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产业化,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积累,团队在钙钛矿电池效率提升、大面积制备、稳定性等几个关键工艺上取得突破进展。自2022年成立以来,光晶能源通过改进独家钙钛矿墨水配方,保障大面积组件制备过程的结晶一致性,以提升PCE,并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2017年起,黄河公司率先开展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化及设备国产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旨在将退役的光伏组件通过分类拆解,回收其中可重复利用的硅、银、铜、铝等材料,将退役光伏组件变废为宝。项目通过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材料的回收循环再利用研究,探索清洁能源固废规范回收以及可循环、高值化再生利用的新兴产业途径,已于2021年建成了我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综合法太阳能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综合回收率达92%,为我国晶硅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科技示范样板。
该条组件回收中试线的建成使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闭环形成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电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维护、检测评价及组件回收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青海是全国清洁能源大省,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最集中的地区,开展光伏组件回收可避免资源浪费。
据悉,该项目目前由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负责开发,项目针对退役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回收技术,形成了以机械拆除、热切割、选择性分离、热解、湿法提纯工艺为核心的工艺技术路线,编制了完整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回收产业化设备集成方案,并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可综合回收玻璃、铝边框、接线盒(线缆)、硅、焊带等主要产品的30兆瓦中试线。退役光伏组件如何变废为宝?10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检测与数据分析中心主任崇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实现了光伏组件各核心材料的高效回收再利用,满足光伏上下游产业对回收产品的要求,真正实现产业绿色循环在光伏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下,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光伏制造各环节均涌入了新势力。
同样成立于2021年的还有中能创,其创始人兼总经理黄强此前任职东方日升副总裁、CTO。华晟新能源是业内率先实现异质结GW级出货的企业,消息显示,华晟新能源2022年HJT电池、组件有效产能达到2.7GW,到2023年底,HJT投产产能将超过20GW。今年6月,中能创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朗玛峰创投领投,老股东耀途资本、同创伟业跟投。全球前五的多晶硅企业总产量为77.23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7.23%。
华晟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HJT电池、组件开发应用和产品规模化生产。而和光同程的实控人,此前业内推测为通威股份前董事长谢毅。
和光同程成立于2023年2月,专注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生产和销售。2022年9月,完成22亿元B轮融资,三峡集团旗下长江证券创新投资、浙民投等参与投资,IDG资本、金雨茂物等多家机构均追加投资。
高效晶硅电池及配套项目一期16GW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在2023年9月建成投产。2022年以来,光伏产业格局变化明显,一道、通威闯入全球光伏组件出货TOP 10榜单。
青海丽豪自成立以来,颇受资本青睐。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近两年光伏需求连超预期、产业链价格动荡,技术迭代进入关键节点,一众光伏老兵重新起航,以技术、以资金、以渠道竞逐市场,前有巨头强者恒强,后有跨界企业持资猛进,谁能激流勇进,跻身龙头行列?静待企业答卷。从履历来看,段雍先后就职于东方希望和四川永祥股份,在2021年5月27日离职前任永祥股份董事长。2022年初,光伏行业技术元老、n型技术领军人物宋登元博士加入一道新能,并主导一道新能TOPCon电池持续技术迭代至3.0阶段。
与高景太阳能类似,华耀光伏也向创业板IPO发起冲击,但6月30日,华耀光电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2022年,元太光伏成立,企业专注新一代n型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以及光伏电站开发。
行业新锐中清光伏成立于2021年,公司领军人物为光伏行业技术元老,拥有丰富管理及技术经验。和光同程公司初期规划产能32GW,2024-2026年产能将达50-60GW。
2023年1月,华晟新能源宣布获得超20亿元B轮融资。在技术加持下,华晟新能源颇受资本青睐,2021年11月,华晟新能源完成8亿元A轮融资,由合肥产投集团、宣城开盛集团联合领投,招银国际、瑞华资本、普华资本、诺延资本、西子集团、昆冈资本、优势资本、方正和生投资、民生股权基金、中信创投等机构共同完成。
如果以87度为第一阶梯,我们再节约也不止用这么多电呀,更别说50度了。 [阅读]
近日,记者从张家口供电公司获悉,目前我市第一个百万风电送出工程正在快速推进中,其中大脑包风电送出工程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增加30万千瓦风电输出能力,绿脑包等4个风电场将具备送出条件,使我市风电并网难题 [阅读]
这表明,大的发电企业特别是单台机组容量大占比高的企业具有更大优势 [阅读]
意昂集团首席执行官沃尔夫·伯诺泰特也说:作为电网运营商和有长远目光的战略投资者,荷兰蒂奈特公司能够为意昂集团输电子公司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前景 [阅读]
目前喀麦隆政府正与项目相关人员协调当地人员动迁安置问题,合理解决动迁移民问题,保证社会稳定。 [阅读]
此次电价调整暂不调整居民电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要求各地研究对居民用电推行阶梯式电价改革方案。 [阅读]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销售电价上调和上网电价区域调整方案。 [阅读]
实施阶梯递增电价既可以使低收入阶层电价水平较低,保障其基本生活用电,又可以使收入较高的群体支付较高的电价,满足其更高生活品质的要求,符合公平负担的社会原则,也有利于缓解电价交叉补贴问题。 [阅读]